<p id="jkvtl"></p>

<pre id="jkvtl"></pre>
  1. <td id="jkvtl"><strike id="jkvtl"></strike></td>
      <track id="jkvtl"><strike id="jkvtl"><ol id="jkvtl"></ol></strike></track>
    1. 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當前位置:好范文網 > 實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秋部編版

      發布時間:2020-12-01 13:18:45 審核編輯:本站小編下載該Word文檔收藏本文

      【引言】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秋部編版為好范文網的會員投稿推薦,但愿對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秋部編版

      知識可以產生力量,但成就能放出光彩;有人去體會知識的力量,但更多的人只去觀賞成就的光彩。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秋部編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1

      第16課 探尋新航路

      一.探尋新航路的熱潮

      1.隨著手工工場和租地農場的發展,歐洲市場需求逐漸擴大,商品經濟日趨發達。

      歐洲人渴求開拓新的貿易市場。來自東方的絲綢、香料、瓷器、寶石、布匹等商品在歐洲市場極受歡迎。而意大利人馬可·波羅在他的行紀中描繪了中國、印度等東方國家,既古老神秘,又富庶昌明,更激起歐洲人對東方的無限想象和向往,歐洲社會出現了關注東方的熱潮。然而,當時亞洲的商品先匯聚到地中海,再轉運歐洲各地,商品到達歐洲后,價格已經漲了8到10倍。15世紀中期,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滅掉拜占庭帝國,控制了東西方貿易的所有重要商道。土耳其人向商人征收高額關稅,從東方運往歐洲的商品更加昂貴。因此,歐洲人越發想要尋求通往東方的新航路。

      2.隨著歐洲地理學的發展,人們逐漸相信地球是圓的,這樣的說法使一些人試圖環繞地球進行航行。

      有些學者還能大致勾畫出整個地球的自然輪廓。他們斷定,從歐洲向西航行可以到達東方。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中國人發明的將指南針用于航海的“羅盤”導航技術,經阿拉伯商人傳到歐洲。13世紀,歐洲水手已經掌握了羅盤技術。同時,歐洲的造船技術取得重大突破,載重量增加到600~800噸,可以裝載更多的水手、食物和商品。船的規模變得更大,速度更快,操縱更加靈便。

      二.哥倫布發現美洲

      1.1487年,迪亞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帶領由3艘輕便帆船組成的船隊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在第二年到達非洲的好望角。

      迪亞士的航行,實際上已經打開了繞道非洲南端通往東方的航路。葡萄牙王室備受鼓舞,決定繼續沿迪亞士開辟的航路南行,尋找到印度的通道。1497年,達·伽馬帶回大量胡椒、肉桂等香料和黃金,獲得高出航行成本幾十倍的利潤。

      2.西班牙是葡萄牙的商業競爭對手。

      葡萄牙人海上冒險的成功,刺激了西班牙人,后者也想尋求一條通往亞洲的航路。這時,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來到西班牙。1492年8月,受西班牙王室資助,哥倫布率領由87名船員和3艘船組成的船隊從西班牙出發,開始橫渡大西洋。10月到達巴哈馬群島中的圣薩爾瓦多島。此后又發現了古巴和海地。在接下來的10年間,哥倫布先后三次西航。哥倫布始終認為他到達的就是亞洲的印度,還把當地人稱為“印第安人”,即印度人。

      三.麥哲倫船隊全球航行

      1.哥倫布并沒有給西班牙帶來預想中的財富,但是向西航行尋找到達亞洲航線的夢想依然激勵著歐洲人繼續探險。

      1519年,麥哲倫奉西班牙國王之命,繼續尋找盛產黃金和香料的亞洲。經過3年的航程,船隊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歐洲。這次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創舉,麥哲倫成為第一位橫渡太平洋的歐洲人,他的船隊第一次完成了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

      2.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和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往來日益密切。

      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人類社會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2

      第17課 早期殖民掠奪

      一.早期殖民國家:葡萄牙與西班牙

      1.中世紀晚期,西歐商品經濟空前繁榮,需要拓展市場,推銷產品,尋找原料。

      新航路開辟后,歐洲人便開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奪。2.最早進行殖民的國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葡萄牙人在亞、非、拉美建立了一些殖民據點與商站,如巴西、印度果阿、馬六甲和中國澳門,從而控制了從印度洋到太平洋的海上通道,并以殖民據點為基地在當地進行劫掠式的貿易。他們用葡萄牙的手工業品,交換黑人手中的象牙、珍珠、寶石和香料,甚至搶劫黑人的黃金。

      3.16世紀,西班牙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艦隊,橫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自稱“無敵艦隊”。

      西班牙憑借這支艦隊,在美洲的中部和南部地區建立起一個殖民大帝國。西班牙殖民者使用武力強迫印第安人無償開采金銀礦,還在當地開發種植園,強迫印第安人和黑人作為奴隸在種植園里勞作。

      二.英國的殖民擴張

      1.16世紀英國的活動版圖基本局限于不列顛列島,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確立,使手工業尤其毛紡織業迅速發展,促使其開拓海外市場。

      英國位于海上貿易航道的要沖,只有打破西班牙的海上霸權才能向海外發展。1588年,英國海軍在英吉利海峽與“無敵艦隊”進行了一場以少勝多的大海戰,“無敵艦隊”幾乎全軍覆滅。英國逐漸成為海上霸主,開始在海外擴張殖民地。英國殖民者在北美建立大種植園,生產英國工業所需要的棉花、煙草、藍靛、糖等原材料。為了獲取更大的利潤,英國殖民者也從事販賣非洲黑奴的活動。

      2.18世紀,英國商船從英國各地的港口出發,滿載火器、機械制品和酒等運往非洲傾銷;

      在非洲擄獲黑奴,運往西印度群島和美洲殖民地,賣給當地的種植園主;再購進殖民地盛產的蔗糖、煙草等產品返回英國。這個航程的路線呈三角形,故被稱為“三角貿易”。種植園和黑奴貿易為英國帶來了巨額利潤。

      三.荷、法、英殖民爭霸

      1.荷蘭一度控制著波羅的海、印度及美洲的全部貿易,因而有“海上馬車夫”之稱。

      進入17世紀,荷蘭加入殖民掠奪行列,入侵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從葡萄牙人手中奪取了馬六甲和錫蘭;一度強占了中國的臺灣;在非洲的好望角建立了殖民地;在北美洲建立了新尼德蘭殖民地。17世紀下半葉,后崛起的法國也加入了殖民爭霸的行列,先后在北美洲、非洲和亞洲建立了法屬殖民地。

      2.為爭奪美洲、非洲、亞洲的殖民地和世界市場,從17世紀下半葉起,荷蘭、法國與英國之間發生了一系列戰爭。

      英國憑借強大的實力最終戰勝了荷蘭和法國,在世界各地奪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詡“日不落帝國”。

      3.歐洲殖民國家掠奪殖民地的財富,也將產自美洲、非洲和亞洲的馬鈴薯、玉米、番茄、煙草、可可、茶葉等作物帶到歐洲;

      同時向外銷售葡萄酒、啤酒和毛紡制品等歐洲工業產品,并把歐洲文化帶到殖民地,對殖民地的社會發展走向產生了深遠影響。這一進程客觀上有助于殖民國家的資本原始積累,有助于世界市場逐漸形成,但也給殖民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3

      第18課 君主立憲制的英國

      一.議會與王權的斗爭

      1.17世紀初,英國開始了斯圖亞特王朝的統治。

      國王詹姆士一世來自蘇格蘭,狂熱地推崇“君權神授”理論,渴望王權專斷。他認為,王權是上帝所賜,國王是上帝派到人間的統治者,神圣不可侵犯。他不經議會批準,強行征稅,使議會與王權處于對立狀態。

      2.詹姆士一世的言行與英國的法律政治傳統嚴重不符。

      英格蘭曾在1215年頒發《大憲章》,維護教俗貴族的特權,規定沒有經過協商,國王無權征稅,逐漸確立了“王權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則。13世紀末,英格蘭基本確立議會制度。議會由上下兩院構成,上院由貴族組成,下院由騎士和平民代表組成,稅收權掌握在議會手中。

      二.革命的發生

      1.繼詹姆士一世之后,查理一世繼續推行君主專斷政策,無視議會的權力。

      1628年,議會向國王呈遞了一份《權利請愿書》,重申查理一世在沒有得到議會同意的情況下,不得征稅;不經法院判決不能隨意逮捕人;和平時期不能隨意在居民家中駐軍。這份請愿書表達了議會限制王權的意圖。查理一世先是假意應允,在得到撥款后卻解散了議會,議會和王權的矛盾激化。

      2.1640年,議會重新召開,議員們不斷抨擊國王專權。

      查理一世惱羞成怒,派軍隊闖入議會,企圖逮捕反對他的議員,挑起了內戰。經過幾年的反復斗爭,議會軍隊打敗國王軍隊。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斷頭臺。隨后,英國宣布為共和國。然而,共和國的權力卻落在了以克倫威爾為首的軍隊手中,議會有名無實。議會尊克倫威爾為“護國主”,克倫威爾獨攬大權。革命廢除了君主制,卻沒有終結個人專權的統治。

      三.《權利法案》

      1.1660年,查理一世的兒子查理二世接受議會有條件的邀請,做了英國國王。

      英國恢復了君主制,但國王的權力受到了很大限制。查理二世的繼任者是他的親弟弟—詹姆士二世。詹姆士二世是個天主教徒,他在英國恢復天主教和專制制度,進行反攻倒算,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2.1688年,英國議會作出決定:廢黜詹姆士二世,迎請他的女兒瑪麗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國,史稱“光榮革命”。

      1689年,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重申英國人“自古就有的權利”,如議會定期召開、享有討論國事和言論自由的權利、征稅權屬于議會、國民可以自由請愿等?!稒嗬ò浮愤€規定,國王不經議會許可,不能隨意廢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執行,不得征收捐稅。議會還規定,今后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擔任英國國王,英國國王也不能與天主教徒結婚。威廉夫婦接受了《權利法案》和議會的要求。

      3.以《權利法案》為基礎,英國確立了議會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漸形成了君主立憲制。

      從此,分歧可以在議會中協商,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內戰。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網搜索更多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其他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秋部編版范文。

      該篇DOC格式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秋部編版范文,共有3660個字。好范文網為全國范文類知名網站,下載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寫稿任務。立即下載:
      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秋部編版下載
      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秋部編版.doc
      下載Word文檔到電腦,方便編輯和打印
      編輯推薦:
      下載該Word文檔
      好范文在線客服
      • 問題咨詢 QQ
      • 投訴建議 QQ
      • 常見幫助 QQ
      • 13057850505
      色九色怕色色
      <p id="jkvtl"></p>

      <pre id="jkvtl"></pre>
      1. <td id="jkvtl"><strike id="jkvtl"></strike></td>
          <track id="jkvtl"><strike id="jkvtl"><ol id="jkvtl"></ol></strike></track>